2025年3月21日,韩国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中1:1战平阿曼,连续两轮不胜。这场平局让原本稳居小组第一的韩国队仅领先第三名伊拉克3分,晋级形势骤然紧张,球迷怒斥球队“这样的表现没脸去世界杯”。
作为亚洲传统强队,韩国曾11次晋级世界杯并创下亚洲最佳战绩(2002年殿军)。但本届世预赛第三阶段(18强赛)中,韩国虽以小组头名晋级,却在关键战中频繁翻车:先被巴勒斯坦逼平,再遭阿曼绝平,7轮仅积15分,净胜球优势微弱。主帅洪明甫的保守战术和临场调整能力饱受质疑,球迷高喊“洪明甫下课”登上热搜。
① 主帅短板暴露
洪明甫坚持的4-2-3-1阵型被对手摸透,中场拦截效率从场均12次骤降至7次。前国脚朴智星批评:“战术僵化得像20年前,现代足球需要更灵活的变化”。
② 孙兴慜依赖症
队长孙兴慜因伤缺阵后,韩国队进攻创造力锐减。数据显示,孙兴慜在场时球队场均射门15.2次,缺阵时仅9.4次。韩媒《MK体育》直言:“除了孙兴慜,其他人都在梦游”。
③ 青黄不接的隐患
30岁以上球员占比达60%,U23球员仅2人登场。对比日本队平均年龄25.3岁,韩国足协官员承认:“年轻球员培养体系已落后邻国”。
韩国队仍有希望——只要在最后两轮(对阵伊拉克和科威特)拿到4分即可确保直接晋级。但前主帅希丁克警告:“必须立刻换帅!洪明甫已失去更衣室信任”。
最后展望:韩国足球正经历2002年后的最大危机,但危机也是转机。正如射箭名将李佳蔓所言:“靶心不会移动,但我们瞄准它的心可以永远向前”。能否抓住最后机会?6月的决战将给出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