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,女排世界杯激战全球!中国女排在南京主场直面塞尔维亚、意大利等劲敌,虽遗憾第四收官,但新老交替下的拼搏精神为东京周期埋下希望火种。
里约夺冠后,中国女排迎来转型阵痛。郎平因伤暂别,助教安家杰代理主帅,朱婷扛起核心大旗,袁心玥、张常宁等新人加速成长。此次大奖赛被视作“东京周期首考”,既要磨合阵容,又需直面塞尔维亚“重炮手”博斯科维奇、意大利“天才少女”埃格努的冲击。
小组赛突围
中国队在昆山站3-0横扫美国,朱婷单场狂揽19分,但暴露一传波动问题;澳门站1-3不敌意大利,朱婷手腕旧伤复发成转折点,安家杰直言“必须学会无婷模式”。
生死战:中意鏖战
半决赛对阵意大利,朱婷带伤砍下18分,但第二局救球时手腕触地剧痛,被迫下场治疗。赛后她坦言:“进攻成功率太低,我们输在调整攻。”尽管第四局拼至24-22,仍被埃格努暴力扣杀逆转。
季军争夺战数据对比
| 项目 | 中国 | 塞尔维亚 |
| 进攻得分 | 46分 | 58分 |
| 发球直接得 | 3分 | 11分 |
| 失误送分 | 19分 | 33分 |
关键分把握力不足,最终1-3告负。
① 朱婷依赖症
“当朱婷下场,队伍像丢了主心骨。”央视解说直言。数据显示,朱婷在场时得分效率达48%,缺阵时骤降至28%。安家杰回应:“必须强化副攻和接应的强攻能力。”
② 新人学费昂贵
20岁副攻高意拦网成功率仅32%,自由人王梦洁一传到位率56%,对比塞尔维亚自由人德吉纳罗的78%,差距明显。但郎平远程鼓励:“年轻人需要挫折成长。”
③ 发球战术短板
全队发球失误率达18%,对阵塞尔维亚时发球得分3-11被碾压。前国手冯坤批评:“现代排球是发接发博弈,我们还在用‘菜球’保一传。”
战略价值
尽管第四名创近三年最差战绩,但李盈莹、王媛媛等新人获得国际赛历练。资深评论员黄子忠指出:“输球撕掉奥运冠军光环,反而让队伍轻装上阵。”
技术革新信号
数据显示,中国队快攻比例从里约周期的42%降至35%,暴露出战术单一化。前主帅陈忠和建议:“必须重拾‘高快结合’传统优势。”
成绩
第四名虽未达预期,但6胜4负、击败美国巴西的表现印证底蕴。朱婷、丁霞入选最佳阵容,证明核心仍在巅峰。
未来之路
正如郎平在康复训练中激励队员:“女排精神不是常胜,而是跌倒后爬起的姿态。”这场2017年的“阵痛”,或许正为东京的绽放积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