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4-05赛季的NBA季后赛首轮,休斯顿火箭与达拉斯小牛(现独行侠)的七场大战堪称经典。火箭由“姚麦组合”领衔,姚明与麦迪首次联手季后赛便展现巨星潜力;小牛则以诺维茨基为核心,辅以特里、芬利等悍将,常规赛58胜24负的战绩更胜火箭(51胜31负)。两队同属竞争激烈的西南赛区,风格迥异:火箭依赖姚明的内线统治力和麦迪的全面进攻,小牛则凭借快速攻防和团队火力。
综合历史交锋与阵容分析,预测小牛将以4-3的总比分淘汰火箭。尽管火箭前两场客场连胜,但小牛深度更优、调整能力更强,最终在抢七战中以40分优势碾压晋级。这一预测基于以下关键因素:
系列赛前两场,火箭反客为主:
然而此后小牛连扳三场,火箭虽在G6扳平,但抢七战76-116惨败,暴露体能和深度短板。
(1)阵容深度不足
火箭除姚麦外,仅迈克·詹姆斯场均11.6分,鲍勃·苏拉等首发甚至单场0分;小牛则有6人场均得分上双。
(2)裁判与犯规困扰
姚明多次因争议判罚提前离场,G1仅打20分钟,G4仅25分钟,内线威慑力大减。
(3)战术被针对
小牛主帅老尼尔森加速比赛节奏,消耗姚麦体力。火箭教练范甘迪未能有效应对,导致核心末节乏力。
这场系列赛成为NBA经典案例: